回到山沟去种田

第八百一十一章 叙对夺茶

用下棋实验李泌的才气。”

    “李泌就请问怎么玩,张说说用方圆动静来形容好了,举了个例子,方若棋局,圆若棋子,动若棋生,静若棋死。”

    “李泌对道:方若行义,圆若用智,动若骋才,静若遂意。张说大喜,赞他是宰相之才。”

    “后来他隐居嵩山,曾给玄宗进策,被时人称为山中宰相。到后来也真成了宰相,被封邺候,著作等身,有二十卷。这就是四爷爷邺候卷轴的用典。”

    “下联说得是东汉李膺李元礼。李膺先任青州刺史,青州的郡守县令害怕他的严明,听到他要来青州的消息,吓得提前跑掉了一多半。”

    阿音噗嗤一笑:“这些官是有多?!简直了!”

    李君阁笑道:“东汉末年,你说有多?后来他因得罪宦官被免官,回到家乡纶氏县居住,开学授课,教授学生每每近千人。”

    “当时的大名士荀爽曾经去拜访他,为他赶车,回来后高兴坏了,逢人便讲:我今天居然为李君赶车了。被人敬慕到了这种地步,当时人称天下楷模李元礼。”

    阿音笑道:“做人到这地步,不名留青史都难了。”

    李君阁继续说道:“他虽然为人正直诚实,以威严闻名。但是持家简朴,对宗族亲属照顾十分优厚,按人口多少将自己的俸禄散发给他们,剩下的钱就拿来请人抄书。罢任扬州时,他的书籍多得要用好多大车来拉。”

    “他曾对子孙说:我秉性不爱财物,因此以至贫乏。但仰仗京城有赐田十顷,可以耕种,足够食用;在河内有千棵桑树,务桑可以穿衣;在江都有书籍,努力攻读可以进身求官。我死后,子孙能勤于这三件事,就不用求助他人了。”

    “他一生和奸宦作斗争,当年曾有投靠奸宦的人去求学,被李膺拒绝。老伯下联里的元礼门墙,说的就是这件事情。心思不正的人,他是不会收为学生的。”

    老伯于是也得到一杯,接过来喝了,笑道:“果然妙品!雨湘,雨淮,多向二皮叔学习,你们的功夫,还差得远呢。”

    说完笑道:“我也出一个,狂歌痛饮双仙骨。”

    李君阁笑道:“那这杯轮到我了,索句呕心一锦囊。”

    老伯拿起茶壶添茶,笑道:“皮娃,估计雨湘雨淮要懵,你给她们解释解释。”

    李君阁说道:“上联说的是李白,这位诗酒双仙:下联则是诗鬼李贺,相传他喜欢带着一个小奴,背一个古破锦囊,每到灵感出现,便将诗句写到纸上投入囊中存起来,待有空时再慢慢成诗。”

    “这方法我曾经教过秋丫头,也是成语锦囊佳句的由来。”

    大伯将茶端给李君阁,李君阁交给身后的阿音,然后大家继续。

    什么“岷江水利千年颂;昌谷诗风万里香。”说的是李冰和李贺。

    什么“鸣凤朝阳,谏诤均推御史;宫袍带月,神气咸饮谪仙。”说的是李善感和李白。

    偶尔李君阁也出几个简单的穿插一下,让alice和shirly保持兴趣。

    比如“经传道德;功济世民。”说的是李耳和唐太宗。

    比如出“卫公勋业”说李靖,让alice白捡一个“元礼门墙”的便宜。

    四爷爷看不下去了,又开始上难度:“田可耕,桑可蚕,书可读,袭誉可推家宝。”

    这是个嵌名联,而且一联双人,明面上是说李膺的家训,其实嵌了另一个人的名字,唐初扬州大都督府长史,江南巡察大使李袭誉。

    当时扬州江吴都会,民喜经商,李袭誉带着军民疏雷陂水,建句城塘,溉田八百顷,地尽其利,使老百姓重新乐于耕种。

    李君阁笑道:“四爷爷你别搞这么难的啊,这就是一个游戏而已,那我对:少之壮,老之愤,休之难,懋功无慰平生。”

    老伯对俩妹崽解释:“这难度不是你们现在能玩的了,祖祖上联说了李膺,嵌了李袭誉。皮娃下联说的是李鸿章,嵌了李懋功。”

    “李鸿章,清末三重臣之一,青年时曾有一万年来谁著史,三千里外觅封侯。的豪言;老了签署诸多不平等条约,肝病缠身,激愤易怒;临终写下劳劳车马未离鞍,临事方知一死难。的遗诗,一生丰功伟绩,却终不能挽回国运。”

    “李懋功你们应该熟悉了,就是说唐里徐茂功的原型,原名徐世绩,后获赐姓李。和李靖齐名,封英国公,陪葬昭陵。”

    这就又得了一杯,阿音端着茶杯笑眯眯地说道:“怎么都是男的呀?我们李家有没有女性名人,可以做成一副对联的呀?”

    李君阁笑道:“怎么没有?清照花间,女儿词中犹漱玉。”

    老伯一拍大腿:“平阳关外,娘子军下莫争锋!”

    四爷爷抚掌大笑:“好!一文一武,李清照和平阳公主,当得起女中豪杰!”

    老铁请记住    新
返回 >> 返回书页 >> 回到山沟去种田目录

辣妹小说网是分享热门小说的开放平台,所有小说由热心网友上传,如有侵犯版权,请与本站联系,本站将予以处理。
Copyright © 辣妹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