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武年间小神医

第一百零九章:臣早已经忘记山谷在哪

岭两人也取来了相应的工具。

    侍卫们尚未下去,陈松指着地窖,对着朱标说道:“殿下,地下不比地面,窖口封闭已久,贸然进入不妥,应该再等等。”

    朱标皱起眉头,一脸不疑惑,“这是为何?”

    陈松指着窖口,解释道:“殿下,这不是一时半会能说明白的。臣长话短说吧,空气中有一种人必不可少的气,臣称其为氧气。

    若是没有氧气,人就活不了。地面之上,有风存在,氧气充足。

    而地下,没有风,长此以往,氧气就会被消耗,所以要等一会儿,等地上的氧气下去之后才行。”

    想要彻底解释清楚,需要大量的时间,所以陈松只能粗略的说一说。

    “有意思,这个说法还是第一次听。那听你的吧,等一会儿吧。”朱标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“殿下,那咱们进屋等?”陈松指了指堂屋方向。

    “不用,就在这里等。”朱标否决道。

    显然,朱标已经迫不及待了。

    陈松也没有劝说,找来一把椅子,放在了朱标的身后。

    朱标坐了下来,静静的看着眼前的地窖口,不知道在想些什么。

    陈松估摸着时间,觉得差不多了,便说道:“殿下,时间差不多了,可以下去了。”

    “好!”朱标点点头,让手下开始忙活。

    一框框土豆红薯从地窖中出来,堆放在院子里。

    院子里面的积雪早已清扫,这些土豆和红薯非常显眼。

    随着时间的流逝,出来的红薯和土豆越来越多,最后像两堆小山一样。

    起初,朱标还能坦然若之,可最后,表情都不自然了。

    他在那两堆红薯和土豆周围不停的转悠,不时还拿起几颗放在眼下仔细观瞧。

    “殿下,要不然过一下秤?”陈松来到朱标面前,说道。

    朱标摇头,“不用,这些红薯和土豆是我亲眼看着从地窖中起出来的,不用再过秤。”

    结果已经很明显了,过不过秤的意义不大。

    可是朱标还是有些疑惑,这么多的红薯和土豆,真的是一亩地里种出来的吗?

    “这些真的是一亩地种出来的?”朱标问道。

    “是啊,若是殿下不信,可以带殿下去地里看看。虽然大雪覆盖,但还能看出痕迹来。”陈松回道。

    朱标也想去看看,看事情是不是真的是这样的,看是不是一亩地真的能种出这么多的土豆和红薯。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那就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陈松又带着朱标走了出去。

    出去的时候,太阳还没落山,回去的时候,月亮已经升空。

    在陈松家的堂屋里,朱标坐在上位,不停的拍着大腿。

    面前火盆中的火光照亮朱标的脸,脸上满是兴奋。

    陈松一脸轻松的坐在朱标下首位置,笑呵呵的说道:“殿下这下可信了?”

    “信了,信了。”朱标连连点头,“今天的事情就像是做梦一样,总感觉是黄粱一梦。”

    陈松知道赵铁绳种植红薯和土豆的那块田地,所以就带着朱标去了。

    朱标去了之后,让手下的侍卫在田地里随机挑选一些地方,清扫掉积雪。

    积雪下面,是收获红薯和土豆的痕迹。

    土豆和红薯埋在地下,所以收获方式和普通农作物大不相同。

    因此,收获的时候总会留下一个又一个小土坑。

    这些土坑赵铁绳没有平整,毕竟第二年还要松土,到时候一并干了就行。

   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这些痕迹一直留到了现在。

    这些痕迹是土豆和红薯的标志性痕迹,陈松指着这些痕迹,向朱标解释了一番。

    朱标看过这些痕迹,可心里还是不相信,不相信这么点地能种出这么多的土豆和红薯。

    所以,朱标就将手下的侍卫大部分撒了出去,让他们以这块地方为中心,朝四周探去,每隔半里,查看积雪下面的土地。

    可是,根据查看的情况来看,方圆数里之内,只有这一片地方是这样的痕迹。

    如此来看,陈松之前在奏折上说的那些,都是真的。

    “想不通,想不通,想不明白,想不明白。这世间竟然有如此神奇的东西!”朱标砸吧着嘴,连连感慨。

    “对了,你说红薯和土豆是你在一个山谷中弄到的,你现在可否记得那个山谷?可否带着我去一趟?”朱标忽然想起了这茬。

    陈松早就想好了对策,不急不缓的说道:“殿下,臣那时年幼,不识路。迷迷茫茫中到了山谷,又迷迷茫茫出来。

    至于山谷具体在哪,臣早已忘记,只剩下了土豆和红薯。”
返回 >> 返回书页 >> 洪武年间小神医目录

辣妹小说网是分享热门小说的开放平台,所有小说由热心网友上传,如有侵犯版权,请与本站联系,本站将予以处理。
Copyright © 辣妹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