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姬三国

第四百九十八章 六坑之二

大抵都是格有严重缺陷,只是……刘琰还多了一重原罪菜!

    其他人再怎么坑,好歹能力也都是摆着的,所以白图觉得他是最坑的。

    刘琰此时以楚外考生的份,来到金陵,一向自命不凡的他,对这些土里土气的楚国考生,已经心生鄙夷!

    不过一旁与他年纪差不多的杨仪,此时眼中隐含鄙夷的看了刘琰一眼,之后意有所指的说道:“不是楚国的士人如何鄙陋,而是如此‘鄙陋’,也是楚国的士人。”

    杨仪不用说,也是蜀汉六坑之一,只是他和刘琰不同,虽然格有缺陷,但能力也是有的。

    甚至……

    如果他和魏延,只有一个在蜀汉的话,或许两人都不会是坑,正是两人的矛盾太深,又在诸葛亮死后激化,才令两者都成为“巨坑”,或者说是……“巨婴”。

    蜀汉的擎天柱诸葛亮倒了之后,两人作为蜀国的重臣重将,而且又是怀统领边军之责,居然不想着怎么在诸葛亮死后,平稳蜀国局势,而是各自拥兵在前线掐了一架!

    所以杨仪即使当时赢了魏延,将魏延打成反派、树立自己是丞相传人的形象,但是……依旧在回城都之后,就立刻被下了兵权并封了个虚高的官职。

    后来杨仪的状态,也糟糕了起来,整天嚷嚷自己为季汉立过功、为刘氏流过血,甚至扬言自己如果投靠魏国则如何如何……被贬谪发配之后,还要上书继续骂,最后以自尽收场。

    杨仪是襄阳人,不过历史上杨仪就是先做了傅干曹魏的“荆州刺史”的主簿,之后却毅然投靠季汉。

    如今城姬世界的杨仪,显然也对刘备很有相,同样在荆州投楚之后,北上去投靠刘备。

    白图在建国西巡的时候,得知杨仪离开了荆州时,也没有过于惋惜。

    杨仪虽有能力,但与魏延相极低这一点不得不防,没了也就没了……

    此时杨仪正是和刘琰一道,一同来到金陵参加学考对于只是资历高些,并且是宗室出,就一直卖弄的刘琰,杨仪是心中鄙夷的。

    听了杨仪的话,刘琰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,半晌才明白杨仪的意思……

    之前几次拜访与交谈中,刘琰也已经发现,这些楚国的考生,很多都是“真·普通家庭”!

    有些甚至父母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户,只是农闲时在工坊打工,多赚了些钱,竟然就令他们能读书写字……

    仔细想想,他们遇到了这么多楚国的考生,其中真正士族出的……十之一二?

    这也正是很多楚外生员,心里渐渐从鄙夷到郑重的原因不是楚国的士族鄙陋,而是人家渐渐在超出“士族才能读书、才有前途”的阶段!

    换成是在自己家乡……

    这些普通农户,在如今的乱世之中,为了保全自己,只能依附于当地的士族,要么被朝廷盘剥、要么被“罩得住”的士族盘剥,子子孙孙都是如此。

    读书?

    想什么呢?

    而楚国能做到这一步,至少说明了两点……

    一是在楚国中,衣食无忧的“富户”,比例十分惊人,二是在楚国中,蒙学、甚至进阶教育的成本,很低!

    “那又如何?夷狄之有君,不如诸夏之亡也……”刘琰也意识到了,这背后的问题,不过还是不服气的讥讽了一句。

    这话是孔子说的,后世对这话的“解释”,各有不同。

    不过可以确信的是,这话的“夷狄之君”正是讥讽当时的楚国和吴国的君主,而汉代的主流解释,也是孔子哀叹楚国这种“夷狄”都有称职的君王,然而“诸夏”的各国却没有称职的君主。

    刘琰现在提起来,则是想讥讽一群夷狄,学了些文化,也改不了他们夷狄的本!

    刚好白楚也是以“楚”为号,更有嘲讽的效果。

    杨仪听到之后,盯着他看了一会儿,很想问问他……

    刚才是谁没有解出那个几何计算的问题,结果被家里是瓦匠的那位楚国考生,三两下就解好的?

    刘琰被杨仪看得有些要恼羞成怒,而杨仪终究也不想和主公更信赖的刘琰过不去,只是提醒了一句……

    “按照孔王新学对《论语》的解释,这句是‘没有规矩与正确理念的国家,即使有贤明的君主,也还不如有规矩和正确理念的国家,没有贤明君主的时候’,楚国在科举和学考中,对儒学的解释,是以新学为基准的,虽然不会特地去考,但小心不要乱引用导致扣分。”杨仪轻飘飘的说道。

    :。:
返回 >> 返回书页 >> 城姬三国目录

辣妹小说网是分享热门小说的开放平台,所有小说由热心网友上传,如有侵犯版权,请与本站联系,本站将予以处理。
Copyright © 辣妹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.